在黎巴嫩第二大首都的黎波里的郊区,坐落着一个巴勒斯坦难民营,这个难民营几乎和他们的困境一样古老。
比达维巴勒斯坦难民难民营建于1955年,收容了许多在巴勒斯坦Nakba(阿拉伯语的灾难)期间被迫从上加利利和北部沿海城市流离失所的人。
从那时起,随着暴力事件继续困扰着无国籍人口,从黎巴嫩内战到叙利亚冲突,难民营的人口急剧增加,导致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难民越过边境涌入这个地中海小国。
狭窄而贫困的街道象征着这里的生存斗争。根据联合国巴勒斯坦救济机构UNRWA的数据,在这一平方公里内,超过21000名巴勒斯坦人与许多贫困的黎巴嫩公民和叙利亚难民一起生活。
与营地周围许多贫困社区的情况一样,自2019年底以来席卷黎巴嫩的经济危机以来,这里的人口工作变得越来越少,即使是那些有工作的人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艾哈迈德*是一位失业的八个孩子的父亲,患有多种慢性疾病。
他太骄傲了,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他告诉联合国新闻,老鼠经常爬上随机排列的电线,这些电线从街道一直爬到他四楼的一居室公寓。尽管窗户被附近的其他建筑物挡住了,但他们还是开着窗户,以缓解炎热的天气。
这家人没有风扇来接通邻居施舍给他们的那点电。看看他们空的拔掉插头的冰箱就知道,这个家庭有很多个晚上没有吃晚饭。
艾哈迈德说,他经常找不到任何人借钱给他,直到近东救济工程处的现金援助得到一些救济。工程处每12个星期向他提供每名18岁以下儿童50美元,在获得更多资金之前,由于预算问题,甚至这个数额最近也减少到30美元。
艾哈迈德说:“一顿家常菜的价格不低于100万里拉(11.17美元)。”“我的大儿子有语言障碍。我想送他去学一门手艺,但他们取笑他,所以他现在坐在家里,没有前途。这个难民营里有很多人生活在类似的条件下,他们也太骄傲了,不愿乞求施舍。愿上帝减轻所有人的痛苦。”
近东救济工程处正在尽其所能,按照大会1949年第302号决议的规定,支持比达维难民营和整个区域的巴勒斯坦人民。联合国机构接管了绝大多数民事事务,提供教育、卫生、保护和社会服务,而难民营的安全和治理则由委员会和巴勒斯坦派系负责。
该难民营唯一由近东救济工程处管理的保健设施有28名工作人员,他们本身都是巴勒斯坦难民。它每天为400至500名病人提供服务,提供从牙科和眼科保健到普通医学和专业咨询的广泛服务。
在那里,联合国新闻采访了近东救济工程处驻黎巴嫩北部的卫生主任胡萨姆·古尼姆博士,他解释了向这里的巴勒斯坦难民提供服务的至关重要性。
他说:“如果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明天就消失了,这个难民营就会发生灾难,因为我们没有任何其他人道主义机构能够而且确实提供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的援助。”
除了该中心提供的服务外,Ghuniem博士解释说,近东救济工程处还与七家黎巴嫩政府医院和私立医院以及巴勒斯坦红新月医院签订了合同,近东救济工程处通过这些医院承担了黎巴嫩可能极其昂贵的大部分二级和三级保健费用。即便如此,大多数巴勒斯坦人仍难以支付自己的份额。
“经济恶化导致连黎巴嫩公民都缺乏工作机会,那么巴勒斯坦人呢?他们已经被禁止从事70多种职业。他问。
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官员强调了与癌症患者的斗争。他解释说,工程处负担75%的医药费,而黎巴嫩政府不能补贴巴勒斯坦难民病人的大部分医药费。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无法工作,费用确实难以承受。
古尼姆博士强调,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使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存在成为必要。
他说:“我对我在近东救济工程处所做的工作感到自豪,通过这些工作,我能够为巴勒斯坦人民服务。“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存在是我们的灾难日和我们自1948年至今的难民地位问题的唯一见证。它保护我们,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直到我们能回到自己的土地上。”
近东救济工程处比达维难民营保健中心主任穆罕默德·巴德兰博士也赞同这种看法。
他说:“作为一名巴勒斯坦难民,为近东救济工程处工作,为遭受恶劣经济和生活条件的巴勒斯坦人民提供服务,是我最起码能做的事情。”
巴德兰博士在接受联合国新闻采访时强调,近东救济工程处是巴勒斯坦难民困境的标志。
“只要存在巴勒斯坦难民问题,近东救济工程处就必须并行存在,”他坚持说。
现年67岁的Abdul Sattar Hasan是来自拿撒勒西北部塞弗里斯村的一名难民的后裔,22年来他一直来到这个保健中心。
作为一名癌症幸存者,他患有一长串慢性疾病。他告诉联合国新闻,他感到欣慰的是,近东救济工程处保健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都人道地对待他们的病人。
“不是因为我年纪大了,他们就对我好,更尊重我,”他解释说。“不,我注意到这是他们对待所有人的方式。它是优秀的和人道的。你会觉得这里的员工不是为了工资而工作。他们正在努力传递一个信息,这是我尊重和非常感激的事情。”
不是他的真名
?联合国新闻(2024)-保留所有权利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