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新英格兰媒介传播疾病卓越中心(NEWVEC)的科学家们发表了关于波瓦桑病毒的新发现。波瓦桑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蜱传疾病,可导致危及生命的脑炎和脑膜炎。该研究报告称,被病毒检测呈阳性的黑腿蜱叮咬的人没有表现出疾病的迹象或症状。
由NEWVEC执行董事兼微生物学教授Stephen Rich领导的这项研究——“被动监测叮咬人类的蜱虫中的波瓦桑病毒及其相关被叮咬者的健康结果”——最近发表在《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杂志的一封致编辑的信中。
里奇说:“我们的发现解释了为什么波瓦桑病毒病例如此之少,而波瓦桑病毒阳性蜱虫的数量似乎在增加。”“这种情况可能类似于西尼罗河病毒,另一种黄病毒,由蚊子传播。”
该论文表明,“大多数波瓦桑病毒阳性的咬伤可能会导致非特异性症状,而不会导致寻求医疗保健或在获得医疗保健时触发波瓦桑病毒感染检测。”
该论文指出,NEWVEC的研究“代表了将蜱虫的被动监测与人类临床疾病指标联系起来的第一个例子”。“虽然这是一个粗略的衡量标准,但与被咬者的互动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画面,即接触后没有出现临床疾病。”
研究人员还首次推算出美国每年被肩胛骨蜱叮咬的估计人数。肩胛骨蜱是一种众所周知的鹿蜱,它传播最普遍的蜱传感染、莱姆病以及其他疾病。
研究人员估计,在美国东半部,尤其是东北部和中西部北部,每年大约有136万人被吸血的I.肩胛骨虫吃掉,不管人们是否知道。
资深作者里奇说:“每个莱姆病病例都是从蜱虫叮咬开始的,尽管人们通常不记得被蜱虫叮咬过。”“我们对人类蜱虫叮咬总数的简化计算强调了有多少人有暴露于这些蜱虫传播的无数不同细菌的潜在风险。”
里奇和他的团队使用了一种新的、更准确的方法来检测蜱虫中的波瓦桑病毒,他们在对数据进行检查时做出了这一估计。研究人员求助于马萨诸塞州蜱虫病原体检测服务机构TickReport,以描述波瓦桑病毒在东北部不断升级的存在。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估计,每年至少有47.6万例莱姆病发生,这意味着至少有47.6万只蜱虫以人类为食,足以传播导致莱姆病的伯氏疏螺旋体细菌。据保守估计,蜱虫中的伯氏疏螺旋体患病率低于35%,因此,这47.6万例人类病例占估计被至少一只蜱虫叮咬的136万人的35%。
根据同样的推理,研究人员估计,在美国,每年有3000 - 5000人接触到携带波瓦桑病毒的蜱虫
在截至2023年的十年中,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人类波瓦桑病毒病例数量增加了四倍,从64例增加到270例。自2004年以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记录了311例因波瓦桑病毒住院治疗和44例死亡。
该论文指出:“波瓦桑病毒引起的严重关切源于肩胛棘突虫咬人的频率,以及报道的较短的附着时间(<180分钟)与严重病例的关联。”
相比之下,导致莱姆病的伯氏疏螺旋体细菌的传播通常至少需要36小时。
这项研究的重点是2015-2023年TickReport测试的14730只鹿蜱,其中13450只是咬人的。在42只蜱中发现了波瓦桑病毒,其中38只来自人类。在与这些叮咬受害者的后续交流中,没有人报告出现病毒症状,尽管蜱虫附着时间平均远高于病毒传播所需的最短时间。
据报道,38例人类病例的咬伤地点为:马萨诸塞州27例,康涅狄格州3例,纽约州和新泽西州各2例,新罕布什尔州、罗德岛州、佛蒙特州和威斯康星州各1例。
经波瓦桑病毒检测呈阳性的蜱虫被发现有多达四种其他共感染病原体:伯氏疏螺旋体(60%)、微巴贝斯虫(17%)、嗜吞噬细胞无形体(5%)和宫本氏疏螺旋体(2%)。
该论文指出:“未来的研究必须分析这些合并感染对诊断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疾病的临床严重程度。”
更多信息:Eric Siegel等人,波瓦桑病毒在人类叮咬蜱中的被动监测和相关叮咬受害者的健康结果,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2024)。DOI: 10.1016/j.c米.2024.06.012由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提供引用:研究结果表明,很少有人在被感染了波瓦桑病毒的蜱虫叮咬后生病(2024年,7月25日)除为私人学习或研究目的而进行的任何公平交易外,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任何部分。内容仅供参考之用。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