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加工的包装食品和饮料可能是快速、便宜和美味的,但新的研究表明,它们也可能增加你患抑郁症的风险。
这项新研究发现,在大量食用超加工食品的人群中,患抑郁症的风险可能会增加50%,尤其是那些含有人工甜味剂的食品。
“考虑到我们对这些食物的了解以及饮食对情绪的重要作用,我们对发现这种联系并不感到惊讶,”研究作者安德鲁·陈博士说,他是马萨诸塞州总医院胃肠病学副主席,也是哈佛医学院的医学教授。
他说,有争议的是那些“经常通过氢化等工业过程被高度改变”的食品。
氢化是一种化学制造过程,可以显著增加食物中反式脂肪的含量。研究人员一再将反式脂肪的摄入与心脏病风险的增加联系起来。
该研究调查了“超加工”谷物食品、甜食、即食食品、甜点、酱料、加工乳制品、咸味零食、加工肉类、饮料和/或人工甜味剂。
陈补充说,这类食品“通常还含有染料、稳定剂和乳化剂等添加剂”。比如大多数所谓的‘快餐’、饼干和薯片。”
鉴于其他研究表明饮食会影响抑郁风险,陈和他的同事们专门研究了加工食品对抑郁风险的影响。
他们研究了2003年至2017年间参加护士健康研究II的近3.2万名中年妇女。所有人在一开始都被认为没有抑郁症。95%的参与者是年龄在42岁到62岁之间的白人女性。
到研究结束时,只有2100多名女性被诊断出患有抑郁症,这一数字在使用不那么严格的筛查标准时翻了一番多。
研究发现,食用超加工食品排在前20%的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也要高出50%。
陈指出,患有抑郁症的人可能会被高度加工的食品所吸引,尽管他说,这项研究的设计使得“我们的发现不太可能是由于抑郁症本身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食物选择。”
虽然这项研究发现了深加工食品和抑郁症之间的联系,但它并没有证明因果关系。
只有人工甜味剂的含量——无论是在食品还是饮料中发现的——与抑郁症的高风险有关。
陈教授说:“每天吃的加工食品越多,患抑郁症的风险就越大。”
但研究发现,那些在四年内每天至少减少三份超加工食品摄入量的人似乎降低了患抑郁症的风险。
至于这些食物是如何增加抑郁风险的,研究小组表示,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
然而,陈教授指出:“超加工食品与慢性炎症有关,而慢性炎症反过来又会导致多种潜在的不良健康影响,包括抑郁症。”
他指出,超加工食品也会破坏肠道中的微生物,并补充说,这些微生物“通过代谢和产生大脑中有活性的蛋白质,与情绪有关。”
陈教授建议:“考虑到超加工食品和多种不良健康状况之间的潜在联系,在可能的情况下,个人可能希望限制这类食品的摄入量。”这可能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会带来重要的好处,尤其是对那些与心理健康作斗争的人来说。”
圣路易斯营养顾问、营养与饮食学会前主席康妮·迪克曼(Connie Diekman)回顾了这些发现。
她说:“许多研究试图确定抑郁症的基本原因,结果往往表明许多因素起作用,特别是在女性中。”“荷尔蒙的作用、兼顾家庭和工作、经济状况和许多其他因素,以及营养的作用都涉及其中。”
注意到不良的饮食或营养不平衡会影响大脑健康,迪克曼说,饮食可能是心理健康的一个因素。但她补充说,很难确定超加工食品和人工甜味剂的具体作用。
迪克曼说:“大多数研究无法梳理出单一食物或营养素如何影响整体健康,而不是包含这些食物或营养素的整体饮食质量如何。”“如果营养质量有限的食物取代了营养丰富的食物,问题可能是饮食质量差,而不是单一的食物。”
她的建议吗?迪克曼说:“因为‘为什么’并不总是很清楚,让我们首先关注满足营养需求。”“然后我们可以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可能需要改变。”
研究结果发表在9月20日的《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版》上。
有话要说...